亲:要不要点一下右上角的···
然后再选择“用{浏览器}打开”
这样下次就不会找不到我们了。 不再显示这个提示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白天夜间浅粉护眼青春

第11章 十一瓣玫瑰 去留

散会的时候,苏归晓跟着周围的人一起向会场外走去。

韩晓天和周启南在她旁边小声对话,韩晓天对周启南道:“没想到智影公司的影像模型做的倒挺像模像样的,他们对这些课题倒是很认真的样子。”

周启南冷笑了一声,“没点模样他们怎么忽悠来五千万的投资?和华仁医院神经外科合作课题说出去都是他们的资本,他们能不认真吗?等着,有这合作课题,再发表点什么论文成果,说出去唬一唬圈外人,人家轻轻松松融资上亿。”

苏归晓在一旁默默地听着,没有说话,只是人刚走出会场,她就收到了叶和安的电话,她在嘈杂声中接起,对方的指令简单直接:“在会场后门等我。”

原本料想他大概是终于要给她安排课题接下来的工作内容,却没想到他开口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我和张主任商量过了,这次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病例,就由你整理case写成论文投稿。”

苏归晓看着叶和安,诧异地睁大了眼睛。

陈一妍是和叶和安一起过来的,看到苏归晓这样惊讶的样子,结合上苏归晓双非院校的出身,只当她是觉得写论文太难了,因而道:“你不用怕,觉得太难、写不好的话我可以教你。”

病例报道是所有论文类别中相对而言最简单的那一种,苏归晓虽然没有写过,看也看过不少,要说难她倒觉得并不至于。

只是……

她的问题犀利:“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合作课题的内容和这次的病例是不一样的吧?”

虽然都是血管性疾病,但合并像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这样的内科系统疾病应该是他们这次AI影像课题的排除标准,苏归晓并不认为叶和安提出的这个要求会对他们的合作课题有什么意义。

但叶和安今天来医院第一件事就是和张建忠确定了病例报道的书写问题,也是因为这样,苏归晓在讲台上一言未发的时候张建忠才会额外提问她对这个病例的想法,从一定程度上也是在确认她是否可以胜任这个工作,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张建忠对她是许可了。

因此叶和安并没有什么讨论的意思,直接道:“这一次合作课题的确与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无关,但是与影像建模有关,在案例讨论的部分你需要把我们这一次的影像及建模结果加上,这个优盘里是具体的资料,case三天之内写完发给我。”

苏归晓接下优盘,眉蹙的愈紧,是对于这样强硬而高压的要求内心抵触,却也没有立即发作,只是问:“三天?为什么这么着急?”

叶和安还未说话,一旁的陈一妍已经先一步答道:“论文投稿和发表需要周期,短的话几个月,长的话一年多,创业公司可熬不起那么久,季报、年报、明年上半年的融资会如果赶不上,就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

所以果然是为了他们公司的模型“镀金”,有这样发表出去的论文,就像刚刚周启南所说的,再去融资的吧!

苏归晓看着眼前的叶和安,失望的不加掩饰,她又何曾想过当初那个天赋出众、理想清晰的同桌已经变得世俗而功利。

这几天有神经外科的学术年会,院长、主任们手术直播,都是难得一见的疑难病例或者高难度的手术,是苏归晓一年中最期待的时间,如果就为了那样的理由将这样宝贵的三天时间都浪费在为叶和安的公司赶一篇论文“贴金”上,她自然是不能接受的。

苏归晓的表情愈发冷了下来,“不好意思,我还要上手术,与合作课题无关的工作我没有那么多精力完成。”

对于苏归晓的回应,陈一妍无法理解,“其实你完全不必在意这个病例和课题的关联有多大,就算毫无关联,多发一篇论文对你奖学金评定、以后找工作都有好处,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其他同学说不定想要都要不到。”

陈一妍话中所指的其他同学自然是刚刚和苏归晓同在讲台上的韩晓天,从刚才发言的情况来讲,不知情的人不管怎么看都是韩晓天主要负责的这个患者,最后写论文的时候苏归晓能拿到这个机会是捡到了天大的便宜。

苏归晓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

眼前的两个人,一个为了公司融资,一个张嘴就是奖学金,倒也真是般配。

她看着他们,冷笑了一声,“你们两个一定会是非常好的合作伙伴。”

叶和安听得出她话里的讽刺,冷声道:“我刚刚已经说了,和影像建模有关也是和课题有关,天天只知道手术只知道切,你是屠夫吗?”

苏归晓几乎是脱口而出:“那也总比天天为名为利高谈阔论,真遇到病人只会袖手旁观的人强!”

她停顿了片刻,“对了,是我忘了,你已经不是医生了,自然不会在乎病人如何。”

在这一瞬间,空气忽然凝滞了。

原本以为以叶和安的毒舌和不留情面,他一定会立刻对她予以回击,却没想到在这一刻,叶和安突然沉默了,只是目光之中多了许多晦暗的、她看不清的东西。

苏归晓怔了一瞬,预料中与往常一样的针锋相对没有到来,面对突然沉默的叶和安,她无端生出几分心虚,可回想她刚刚所说的话,她又并不明白他为什么会有这样异常的反应,他的确已经不是医生了,而且是他自己选择的退学,主动放弃的这个职业,可他此刻的样子倒像是……

不懂,想不通,苏归晓索性不再去多想,反正十年过去,他和她也已经不是一路人,她当然不能像陈一妍那样理解他。

“我还要去看病人,先走了。”

说完,苏归晓最后看了他一眼,转身离开。

眼见着苏归晓的身影消失在视野中,陈一妍不由一声哂笑,“这个苏归晓,每一次跟她说点什么事都这么费劲,课题还没开始就已经这样了,这要是真在课题进展期间,就她这个态度,怕是要误大事,叶学长,我觉得跟她没有办法再沟通了,尽快和神外说换一个人吧!”

叶和安没有回答,陈一妍想了想,又道:“要是你觉得碍于同门情面,不好去和张主任说什么的话,上次在你们公司开会的时候,林一航也说了最后两周时间一过,他就会代表公司来和医院沟通,现在离上次开会已经过去了……”

陈一妍说话的同时用手指数了数,“已经过了十天有余了,还剩三四天,到时候让林一航来说也是一样的。”

如果是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觉得不合适,公司提出换人,那倒也不算什么大事,毕竟还没正式开始课题,不合适的理由有千百个,但不一定代表她能力不行,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双方已经沟通合作了近一个月,苏归晓再被换掉,那就是明确的能力和态度不行,这样的事一旦发生,别说留在华仁医院,以后只怕是但凡好点的机会都与她无缘,陈一妍的理解里叶和安大概是对这个同门师妹多少有些不忍。

只不过……

陈一妍宽慰叶和安:“说到底还是她自己的选择,既然她不想合作,让她退出这个课题说不定她反而更开心,让她自由自在去做她的手术吧。”

叶和安没有回答。

苏归晓的确是开心了,可作为后果他还要从头去和接手的人沟通,等对方看完一百多篇论文……

叶和安回想起一个月之前,在主任办公室里,张建忠第一次向他提出派出合作的人选时的场景。

毕竟是国家重点课题,在公司所有人的预期中,张建忠派出的应该是一名有些资历的医生对接,然而这位大主任却带着少有的犹豫神色,递给了他一份学生简历。

“我考虑了一下,这个课题需要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科里的在职医生手术时间多,怕是很难腾出那么多时间,这是我今年新收的博一学生,让她先去试试吧,如果不行的话你随时说,我把她换下来。”

从张建忠的话中,叶和安无法完全揣测出他对这个学生的看法,如果说只是因为其他人没有时间所以才先让这个学生来探路,可是能把这么重要又高难的课题交给她却又必定是对她能力有所期待的,但如果说对她是完全看好和信任的,却又在后面还有那句可以随时替换。

这个课题是叶和安和全公司近两年的心血,是他现阶段最看重的事,他自然不会接受随便什么人来试试,原本想要劝张建忠再考虑考虑,只是当他拿起简历,看到简历上面嘴角微微上扬、笑的疏离而客套的苏归晓,他忽然停了住。

再往下看,北江医科大学,那个在他高考之后才听说过的不知名的双非院校,就这样承载了她八年的青春,六级690分,特意标注出来考了5次,与其说是一种坦诚,不如说是一种别样的炫耀,她要做的事,不管千难万险,一定能做成。

时隔八年,那个以两分之差输给他的姑娘,她终于还是来到了华仁医科大学,相比之下,他倒反而成了那个半途而废的人。

张建忠在这个时候补充道:“她考博的时候是笔试第一,学习能力应该不错,你们先沟通看看,不行再说。”

那时的叶和安已不似之前那般担心,毕竟苏归晓那样的人,只要是真心想做的事,又有什么不行?

只是可惜,他未曾预料到苏归晓对于科研课题的态度会是如此这般,她真心不想做的事,也必定不可能由别人强求的来。

或许是因为早就预料到沟通不会顺利,这一次叶和安给苏归晓的优盘里关于建模的资料是他精心整理过的,里面有目前课题的基础、比刚刚会议上展示的更全的这次建模的详细成果,还有之后的优化方向,就算对课题再不感兴趣,明眼人应该也一眼能够看出这个项目是可行且极具前景的,就算是从为了成果而功利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个绝佳的机会,他期望在看过这些资料之后,苏归晓能够慎重考虑是否继续参与这个课题,只不过……

以刚刚她离开时的那个态度,她是否会打开这个优盘都未曾可知。

最后的三天……

叶和安轻叹了一口气,是去是留,很快揭晓。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书架 | 目录 | 首页
正在加载
下一章